静止性震颤、意向性震颤……不同震颤有何区别?
非原创 公号:丁香园神经时间 发布时间:2023-08-07 19:58 发表于浙江
震颤(tremor)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的抖动,是由于对抗肌群反复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引起关节的节律性运动。
临床常见的震颤类型、临床表现及常见疾病
01. 静止性震颤:
是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节律性震颤,常见手指搓丸样动作,节律 4~6 Hz,静止时出现,紧张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也见于下颌、唇和四肢。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性体征,伴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面具脸,慌张步态和小步态等。
02. 意向性震颤:
属于运动性震颤,常见于小脑及脑干病变,在运动时发生,越接近目标越明显,上肢重于下肢,频率 4~5 Hz,幅度较大,不规则,可表现为辨距不良、共济失调和吟诗样语言。
03. 姿势性震颤:
常见于特发性震颤、慢性酒精中毒、肝性脑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随意运动时不出现震颤,当运动完成、肢体和躯干保持某种姿势时才出现,肢体放松时震颤可消失,肌肉紧张时明显,震颤以上肢为主。
04. 老年性震颤:
常见于老年人,常表现点头或晃头,肢体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无肌张力增高。一般运动不受影响,精细动作受累,如不能持筷吃饭。
05. 生理性震颤:
正常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出现的肢体震颤,常见于焦虑、情绪紧张、疲劳、代谢紊乱或应用某些药物后,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
一提到震颤,条件反射般映入脑海的鉴别诊断往往就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减少和路易小体形成,导致纹状体区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
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达到 260 万,约占全球患者的 50%[2]。帕金森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隐袭起病,进展缓慢。除震颤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和步态异常等。
帕金森病特征性的震颤类型为静止性震颤,早期多从一侧上肢的远端(手指)开始,常表现为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的节律性「搓丸样」动作,震颤频率为 4~6 Hz。后期呈 N 字形逐渐进展至同侧下肢与对侧上、下肢体,但上肢通常较为严重。
帕金森病的震颤亦可波及下颌、口唇、舌及头部。这种震颤在患者疲劳、情绪紧张或激动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弱或消失,睡眠时完全停止。
努力控制可暂时抑制震颤,但持续时间较短,过后震颤反而加重。疾病晚期随意运动时震颤不减弱或消失,而演变为经常性震颤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当患者变换姿势或体位时,震颤会暂时消失,数秒之后震颤再次出现,有研究者将这种临床现象称为帕金森病的再现性震颤或重现性震颤(re‑emergent tremor)。
此外,继发于感染、脑血管病、肝豆状核变性、药物、中毒和外伤等原因的帕金森综合征,以及伴发于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综合征亦可表现出程度不一的震颤。
策划 | 时间胶囊
投稿 | zhangjing3@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