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学时,比数学题做不出来更让人自我怀疑的,是同桌的提前交卷。
这个世上总有一些「变态」,TA 们的存在,就足以让你产生自我怀疑:
为什么都是人,但有的人可以每天只睡 4 小时,还生龙活虎、神采奕奕!
明明大家上的一样的班、学的一样的课,你每天困得跟有个 200 的斤大汉挂眼皮上似的,空气里仿佛都被撒了安眠药,就你长了个恋床脑,被宣布加入了睡教。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人家可不一样,一两点睡是基操,六七点钟在晨跑,永远第一个抵达公司。一小时工作量顶你三小时,周末还要攀岩滑雪,轮轴转的哥特式作息,简直像人种变异。
换谁都忍不住好奇:
天理何在!公道何在!秘诀何在啊?!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睡 4 小时就精神的人
可能是中了基因彩票!
是的,倘若你去问当事人:
请问您是如何做到在 4 小时内睡够 8 小时的?我们怎么就不行?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对方可能会告诉你:
睡多了伤身体。只要你有决心,自律就是最好的清醒神器!
这也是一种主流论调,打小父母就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心中有梦想的人,怎么会犯困?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但!
很遗憾地告诉你,正如不少搭上了时代电车的幸运儿,容易将一切归功于自身努力。
那些每天睡 4 小时还精神矍铄的大神,当然可能也很努力,但最根本的,也许是做到了一件事:
中了基因彩票!
成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呈正态分布,多集中在 7 小时以上 [1]。
然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有一部分人天生就可以睡得更少——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一项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一对母女的血液样本里,存在一种 DEC2 基因突变 [2]。
这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导致「短睡眠」的人类遗传变异。
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等机构报告,短睡眠者甚至每晚只睡 4 小时,都能很好地工作,不会影响白天,周末也不需要补觉 [3]。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此外,更多研究发现,突变的 ADRB1 基因,也是短睡眠基因,使人每天只用睡 4~6 小时,就能保持清醒 [4]。
就像一种超能力,这些基因上的特定突变,可以让人仿佛对睡眠免疫,制造了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的天选之子。
但,敲黑板:短睡眠者在人群里比例很低,据估计只有 1%,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5]——
也就是说,这大概率是天生的,一般人羡慕不来!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至于另一些宣称自己也只用睡 4 小时的大人物,嘿嘿,人家在办公室偷偷补觉时,咱也看不到~
(说着「男人睡 4 小时,女人睡 5 小时,蠢人睡 6 小时」的拿破仑,也会在马背上打盹。💤)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不必羡慕短睡眠者
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利有弊
很多人好奇「如何在 4 小时内,睡够 8 小时」「如何早起不犯困」「犯困时怎么 3 秒内快速清醒」……
这些充斥在网上的热帖,字字句句都写着对「清醒」的渴望。
这当然也很好理解,就不说什么进入工业时代后,爱睡觉就和贫穷一样,被打上了懒惰的标签。
试问谁不想提高做事效率,分分钟干完所有的活儿,然后去和朋友聚会、撸猫育儿、健身娱乐,投入一种 work life balance 的生活?
「短睡眠基因」听上去就是那张金光闪闪、人人艳羡的兑奖券。
图片来源:irasutoya
事实却不尽然。
短睡眠者的确拥有了更多清醒的时间,但短睡,依然会给 TA 们的健康带来风险。
统计显示,在基因影响下,每短睡 1 小时,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 15%,心梗风险增加 21%,肺栓塞风险增加 30% [6]。
图片来源:irasutoya
当然了,虽然医学上看起来,短睡眠基因会提高某些疾病概率,但现实生活里,它对短睡眠者的健康影响未必体现得那么显著。
比起健康,更让人哭笑不得的可能是,如果你把命运馈赠的清醒时间,全部拿去投入工作,可能会收获更多工作。
你幻想的生活:睡眠更少、效率更高,早早下班解放自己。
嘿嘿,一个真实数据:美国上世纪 40 年代末~80 年代末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2 倍以上,但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人的工作时间不仅没少,每天还多了约 2 个小时。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睡眠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比你想象得更大
《晚期资本主义和睡眠的终结》一书里这样写道:
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资本从我们手中窃取时间,将人类裹挟进永不停歇的运转状态,仿佛只有失败者才睡觉。
手机、电脑,不断打破私人空间和工作的界限。但睡眠的存在,将这一过程拦截,宣告了人类需求和间隔时间无法被殖民和妥协。
无论我们如何借助咖啡的刺激提神醒脑,消弭白天和黑夜的界限,依然替代不了睡眠对人体的修复作用。
喝咖啡,比不过睡上一个美美的午觉 [7]。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那些白天比别人更容易犯困的人,也可能并不怪你。
就像有人天生就可以睡更少,研究发现,有一类人就是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每天需要睡 ≥ 9 小时,才能睡饱,保证白天的状态 [8]。
AKA 长睡眠者 。
图片来源:网络
2021 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项针对近百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白天爱打盹的倾向,可能跟几十个基因的影响有关。
这些白天也爱打瞌睡的人,主要有三种遗传倾向 [9]:
● 天生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
● 天生睡得浅,更容易睡不好
● 天生醒得更早,需要白天补觉
图片来源:表情包改编
你看,有的人睡眠规律,就是异于常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需要的睡眠时长也不一样。
承认吧,那些比你睡得少还精神好的人,可能就是比你能量更高、精力更旺盛,更能适应吭哧吭哧的内卷齿轮。
然后尊重自己的感受,不把「睡够 8 小时」当作唯一科学权威的标准,也不必拿自己的睡眠需求和别人比。
● 我没睡够,就是没睡够。
● 别人睡 6 小时就精力满满,我必须睡 9 小时才精神,那我就是需要睡更久。
● 不管谁说我「懒惰」「不上进」「整天就知道睡睡睡」,我还是没睡够。
有时,人的很多焦虑和疾病,正是来自于过分追求把每份时间都过得有意义。
却忘了睡眠本身就是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忙忙碌碌了一天回到家,任外面是星光璀璨或风吹雨打,你以一种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呼吸、心率渐渐放慢,白天紧绷的肌肉也开始放松。
从快速动眼、入睡、浅睡期,再到深睡期,这样的睡眠周期,我们一晚上会经历 4 ~ 6 次。
许多美好,就在这期间发生。
一些荒诞、冒险的梦进入你的大脑,身体悄悄开启修复,白天的负面情绪得到消解,免疫系统又充满了 power,这是肉体和精神的短暂休憩。
如此睡醒后,挺起胸膛,又是一条好汉。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 Suni, E., Singh, D. A.How Much Sleep Do You Need? Sleep Found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2, 2024.
[2] He Y, et al. The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DEC2 regulates sleep length in mammals. Science. 2009;325:866–70.
[3] The “Short Sleep” Gene: When Six Hours Is Enough. Retrieved November 19, 2023.
[4] Shi G, Xing L, Wu D, Bhattacharyya BJ, Jones CR, McMahon T, Chong SYC, Chen JA, Coppola G, Geschwind D, Krystal A, Ptáček LJ, Fu YH. A Rare Mutation of β1-Adrenergic Receptor Affects Sleep/Wake Behaviors. Neuron. 2019 Sep 25;103(6):1044-1055.e7.
[5] Allebrandt KV, Teder-Laving M, Akyol M, Pichler I, Müller-Myhsok B, Pramstaller P, Merrow M, Meitinger T, Metspalu A, Roenneberg T. CLOCK gene variants associate with sleep duration in two independent populations. Biol Psychiatry. 2010 Jun 1;67(11):1040-7.
[6] Shi G, Yin C, Fan Z, Xing L, Mostovoy Y, Kwok PY, Ashbrook LH, Krystal AD, Ptáček LJ, Fu YH. Mutations in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Contribute to Natural Short Sleep Trait. Curr Biol. 2021 Jan 11;31(1):13-24.e4.
[7] Mednick SC, Cai DJ, Kanady J, Drummond SP. Comparing the benefits of caffeine, naps and placebo on verbal, motor and perceptual memory. Behav Brain Res. 2008 Nov 3;193(1):79-86.
[8] Patel SR, Blackwell T, Ancoli-Israel S, Stone KL;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Men-MrOS Research Group. Sleep characteristics of self-reported long sleepers. Sleep. 2012 May 1;35(5):641-8.
[9] Dashti HS, Daghlas I, Lane JM, et al.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daytime napping and effects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1): 1-15.
策划制作
首发:丁香医生
策划:VV | 监制:Feidi
插图:站酷海洛 | 封面图来源:网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