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经常遇到患者出现反复头晕症状,其中体位性头晕较为常见,这类症状往往与直立性低血压紧密相关。这类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站立时出现头晕,严重时可发生晕厥或晕厥前兆。
先看一个病例
01
近期接诊一例 75 岁男性患者,帕金森病病史 10 余年,期间以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为观察药物疗效,于门诊行左旋多巴负荷试验,服用多巴丝肼片 0.375 g。
02
约 30 分钟后,卧位改站立位时患者诉头晕,双眼上翻、意识丧失、呼叫无应答。立即安置患者平卧位,松开衣领及腰带,约 30 秒患者意识恢复。
其间无口吐白沫、无大小便失禁。测量血压 95/60 mmHg,心率 94 次/分。
03
卧床休息后患者意识清楚,后又出现 2 次改变体位时晕厥,经紧急处理后缓解。于服药 3 小时后症状彻底缓解。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最终诊断为药物性体位性低血压。
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是最常见的直立性低血压类型,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占药物不良反应的 1.3%,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
接下来结合最新发布的《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处理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将从以下几方面带大家了解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
知识延展
1
哪些药物会引起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
可引起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降压药/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α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等)、 抗精神病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等(见表 1)。
表 1 可能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3]
(点击查看大图,来源:作者提供)
2
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如何处理?
1. 优化用药方案:
识别可潜在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相关药物,重新评估其适应证,根据个人风险和获益评估结果调整药物或剂量。研究证明,合理调整降压药可减少与体位变化有关的血压下降[2]。
(1)对于降压药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推荐将改善直立性低血压症状与最佳血压控制相结合。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进行非药物干预、调整降压方案、降低剂量和采取更灵活的血压目标;
(2)对于反复发生晕厥的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建议尽量停用相关药物;
(3)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建议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因为这些药物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较低;
(4)建议正在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α 受体阻滞剂或中枢性抗交感类药物的患者减量或换药。换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特别是老年人。
2. 日常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适用于所有类型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包括:保证足量饮水、保证盐的摄入、低升糖指数饮食并少食多餐、头高位睡眠、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过热环境等。
3. 药物治疗:
在优化药物方案以及坚持进行非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如果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的症状仍持续存在,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直立性低血压常用药物包括:
(1)米多君
药理作用:α1 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
用法:2.5~10.0 mg,qd~tid;
副作用:卧位高血压、竖毛反应、头皮瘙痒、尿潴留;
推荐强度:Ⅱ 类;
(2)屈昔多巴
药理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前体药,激活肾上腺素受体;
用法:100~600 mg,qd~tid;
副作用:卧位高血压、头痛、头晕、恶心、疲乏;
推荐强度:Ⅰ 类;
(3)氟氢可的松
药理作用:该药是一种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激动醛固酮受体导致钠水潴留而扩充血容量;
用法:0.05~0.20 mg/d;
副作用:包括外周水肿、卧位高血压、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外周水肿等,高剂量应用时有其他皮质类固醇样副作用;
推荐强度:Ⅱ 类;
(4)溴吡斯的明
药理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激活 N 型乙酰胆碱受体增强交感活性,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用法:30~60 mg,qd~tid;
副作用:胃肠不适、流涎、多汗、尿失禁;
推荐强度:Ⅱ 类;
(5)托莫西汀
药理作用:短效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增强交感活性;
用法:10~18 mg,bid;
副作用:卧位高血压、失眠、兴奋、食欲减退;
推荐强度:Ⅰ 类;
(6)阿卡波糖[4]
药理作用:短效 α 糖苷酶抑制剂,治疗餐后低血压;
用法:50~150 mg,qd~tid,餐前用;
副作用:胃肠胀气;
推荐强度:Ⅰ 类;
3
直立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如何治疗?[3]
(1)建议避免在睡前 5 h 内服用升压药。无禁忌的患者可酌情在睡前少量进食碳水化合物(400 kcal)或少量饮酒。
(2)对于严重夜间卧位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 160~180/110 mmHg)患者,建议考虑在睡前使用短效降压药进行个体化降压治疗。
(3)建议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和钙拮抗剂。因为这些药物均可改善夜间卧位高血压,且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较低。
(4)对于合适的患者,建议选择局部加热(38 ℃)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8~12 cmH2O)。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夜间卧位高血压、抗利尿并改善清晨直立不耐受,后者适用于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
小结
早期识别和干预药物性直立性低血压,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药物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北大医疗潞安医院 副主任药师 韩国将
题图|站酷海洛
策划|sheldon
投稿|wangyue5@dxy.cn
参考文献:
1. Montastruc JL, Laborie I, Bagheri H, et al. Drug-induced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 five-year experience in a regional pharmacovigilance centre in France[J]. Clin Drug Invest, 1997, 14(1): 61-65.
2. Moonen JE, Foster-Dingley JC, de Ruijter W, et al. Effect of discontinu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on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in older person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e DANTE Study Leiden[J]. Age Ageing, 2016, 45(2): 249-255.
3. 直立性低血压诊断与处理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24,39:11:1058-1069
4. Zhang J, Guo L. Effectiveness of acarbose in trea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ith postprandial hypotension[J]. J Investig Med, 2017, 65(4): 772-783.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