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OSD 与 MG 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听中外专家分享前沿临床治疗经验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重症肌无力(MG)同属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NMOSD 是一组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致病性抗体为水通道蛋白 4(AQP4)抗体[1]。重症肌无力(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是其最常见(85%)的致病性抗体[2,3]。

NMOSD 为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90% 以上为多时相病程,其中 40%~60% 患者在首次发作后的 1 年内复发,约 90% 在 3 年内复发。NMOSD 任何一次临床发作均有可能带来不可逆性损伤。自然病程患者中,约 50% 在 5~10 年内遗留有严重的视觉功能或运动功能障碍[1]。

NMOSD 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序贯治疗(预防复发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其中急性期治疗目标为减轻急性期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残疾程度和防治并发症。序贯治疗的治疗目标为预防复发,减少疾病反复发作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累积。在 NMOSD 的病程管理中,序贯治疗尤为重要,需坚持长程治疗[1]。

MG 患者的肌无力常从一组肌群开始,逐渐累及到其他肌群,直到全身肌无力。部分患者短期内病情可出现迅速进展,发生肌无力危象。MG 临床表现具有极大异质性, 在临床实践中,需考虑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胸腺瘤、血清学特点、治疗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等,尽量做到安全、有效、精准化治疗[4]。

MG 治疗目标为依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对 MG 干预后状态的分级,达到微小状态(MMS:没有任何因肌无力引起的功能受限,经专业的神经肌病医生检查可发现某些肌肉无力)或更好,治疗相关副作用(CTCAE)≤ 1 级(CTCAE 1 级:该治疗未引起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不需要干预)[2]。

对比 NMOSD 和 MG 的治疗目标可看出,NMOSD 治疗强调防止复发和坚持长程治疗,而 MG 治疗则更关注症状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那么现阶段,NMOSD 和 MG 都有什么治疗选择呢?

NMOSD 急性期的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和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等疗法。预防复发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1]。这些治疗通常需长期维持,因为疾病活动的复发通常发生在治疗停止后。部分患者难以忍受这些药物带来的广泛的免疫抑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5,6]。

MG 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2],这些治疗策略虽然对大多数 MG 患者有效,但不能防止疾病波动或者危象发生,长期使用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4]。

传统方法的疗效和耐受性存在一定局限,这促进了对新型免疫调节疗法的探索。近年来,生物靶向制剂治疗 NMOSD 较传统免疫抑制剂显示出了更好的疗效。靶向免疫治疗也有望快速、显著、持续改善 MG 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避免或最大限度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提供可能性。以新型靶向药物补体抑制剂为例,C5 补体抑制剂依库珠单抗已应用于AQP4-IgG 阳性 NMOSD 和 AChR-MG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见图 1 和 2)[7-9]。

图1 NMOSD 生物靶向治疗靶点图解[7]

图 2 MG 潜在治疗靶点图解[9]

那么面对 NMOSD 和 MG 的治疗现状,您是否还想知道:

在全球范围内,是否还存在尚未满足的关键临床需求?

补体抑制剂在全球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补体抑制剂的启用时机,推荐疗程以及如何进行治疗监测?

随着补体相关疾病在血液、肾科、神经、眼科、免疫等的研究不断深入,为促进补体相关疾病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医生对于补体相关疾病的认知,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拟于 2024 年 8 月 24 日在京开展「补体日-补体相关疾病领域学术交流会」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权威性、知识性和互动性强的对话,围绕补体相关领域的疾病痛点,从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多个维度着手,为保障患者的健康作出努力,并支持实现健康中国 2030 的宏伟目标。在大会的神经领域分会场上,中外神经科专家们将齐聚一堂,进一步探讨 NMOSD 与 MG 的最新治疗进展,特别是 C5 补体抑制剂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现状。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应岑

内容审核:张晓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1,28(6):423-436.

[2]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版)[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1,28(1):1-12.

[3] Huijbers MG, et al. Pathogenic immune mechanisms at the neuromuscular synapse: the role of specific antibody-binding epitopes in myasthenia gravis. J Intern Med. 2014 Jan;275(1):12-26.

[4] 王莉,周翔鱼. 重症肌无力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2024,14(5):2364-2374.

[5] 王维治,王化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05) : 511-519. 

[6] 刘晔,等.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2021,49(11):1222-1227.

[7] 张梦洁,秦新月.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生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4,47(4):289-294.

[8] 徐梓桐,等. 补体在重症肌无力发病及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4,31(3):212-216.

[9] Dalakas MC. Immunotherapy in myasthenia gravis in the era of biologics. Nat Rev Neurol. 2019 Feb;15(2):113-124.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补体日 | 聚焦补体,改变罕见」官方直播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