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措施一览|临床必备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年发病率为0.05%-1%,迫切需要进行有效止血治疗。本文就止血措施的进展作一综述。

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措施一览

上消化道出血的初始治疗包括及时容量复苏、内镜检查明确病因等,主要治疗目标为阻止急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止血措施包括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止血等。

1. 容量复苏

出血目前未控制时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建议收缩压维持在80-90 mmHg为宜。出血已控制应根据患者基础血压水平积极复苏。

2. 内镜检查

内镜是明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关键检查。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内镜检查;经积极复苏仍有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在24h内进行内镜检查。疑似静脉曲张出血应在12h内进行内镜检查。

3. 药物止血

各种药物(如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凝血酶、质子泵抑制剂、云南白药等)已被有效应用于胃肠道出血的治疗。然而,研究也强调,随着联合用药(如抗血栓药)的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这表明了直接止血干预的必要性。

4.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三腔二囊管仅作为处理内镜难以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时过渡措施,该方法对急性大出血患者止血效果确切。三腔二囊管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天,根据病情8-24h放气一次,拔管时机应在止血成功后24h。三腔二囊管治疗易发生再出血及食管破裂、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注意。

5. 内镜止血

对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已成为常规方法,目前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喷洒止血、局部药物注射止血、激光凝固、电凝、微波止血、止血夹止血等。但临床上单纯用各种方法止血对于胃内大血管出血都难以奏效,止血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评估不同方法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绍敏.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措施及护理进展(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28(05):64-66.DOI:10.16286/j.1003-5052.2013.05.027.

2.Lee AY, Cho JY. Advancements in hemostatic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4 Apr 21;30(15):2087-2090. doi: 10.3748/wjg.v30.i15.2087.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21,41(01):1-10.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