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静脉溶栓、抗板治疗……2023 中国脑血管病重磅研究有哪些?
原创 作者:利奥 公号:丁香园神经时间 发布时间:2024-01-11 19:58 发表于浙江
原文地址:脑梗静脉溶栓、抗板治疗……2023 中国脑血管病重磅研究有哪些?
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已位于国际一流水平,2023 年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成果斐然,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研究!
01 ANGEL-ASPECTS 研究:大梗死核心取栓治疗可获益
作为 2023 年中国高水平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开山之作,ANGEL-ASPECTS 研究重磅登场。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牵头完成,2023 年 2 月 10 日国际卒中大会现场,缪中荣教授于大会闭幕式首次报告 ANGEL-ASPECTS 研究结果,当日,该研究在线发表于 NEJM 杂志。
该研究纳入发病 24 小时内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 CT-ASPECTS 评分 3~5 或梗死体积 70~100 mL 的患者,最终研究发现血管内治疗组 90 天 mRS 评分优于药物治疗组(OR 1.37,95%CI 1.11-1.69,P = 0.004)。此外,血管内治疗组 90 天 mRS 0~2 分比例高于内科治疗组(30.0% vs 11.6%,RR 2.62,95%CI 1.69-4.06)。安全性终点方面,血管内治疗组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为 6.1%,而内科治疗组为 2.7%(RR 2.71,95% CI 0.79-5.41,P = 0.12)。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ANGEL-ASPECTS 研究:大梗死核心取栓治疗可获益
02 TRACE-2 研究:替奈普酶溶栓再添新证据
TRACE-2 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牵头完成,该研究同样是 2023 年国际卒中会另一项由我国学者学者完成的备受瞩目的研究,国际卒中会报告当日,该研究在线发表于 The Lancet 杂志。
TRACE-2 研究旨在明确替奈普酶作为阿替普酶替代药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目前为止在亚洲人群中比较替奈普酶(TNK)与阿替普酶(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最大规模 III 期临床试验。
该研究共纳入 1430 名符合静脉溶栓适应症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随机(1:1)分配到替奈普酶组(0.25 mg/kg,最大剂量 25 mg)或阿替普酶组(0.9 mg/kg,最大剂量为 90 mg),最终研究发现替奈普酶治疗组获得良好功能预后(90 天 mRS 0~1 分)的受试者比例为 62%,阿替普酶治疗组为 58%,两组差值达到非劣效。即替奈普酶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未接受血管内治疗)中不劣于阿替普酶标准静脉溶栓。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重磅!替奈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再添新证
03 ARAIS 研究:阿替普酶联用阿加曲班安全但不改善临床预后
ARAIS 研究是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和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共同牵头完成的,研究于 2023 年 2 月 10 日在线发表于 JAMA 杂志。该研究旨在评估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主要纳入发病 4.5 小时以内、NIHSS 评分 6 分以上的中度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的受试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组(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阿加曲班持续静脉滴注 48 小时)和阿替普酶组(仅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主要结局为入组后 90 天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 ≤ 1 的患者比例。最终,在达到主要结局(90 天良好功能预后)方面,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组有 210 例(63.8%),阿替普酶组有 238 例(64.9%),两组治疗的有效性未见显著差异(RD = -1.0%,95%CI = -8.1%-6.1%,P = 0.78)。两组安全性类似。
该研究发现,发病 4.5 小时以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接受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是安全的,但并不能显著提高 90 天的神经功能预后。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陈会生教授专访
04 RESCUE-BT2 研究:不能血管内治疗时,替罗非班可改善脑梗预后
RESCUE-BT2 研究由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清武教授牵头完成,于 2023 年 6 月在线发表于 NEJM 杂志。该研究旨在评估对于不适合急性血管内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该研究共纳入 1177 例受试者,其中 606 例随机至替罗非班组,571 例分配至阿司匹组。主要终点方面,发病 90 天 mRS 0~1 分比例替罗非班组为 29.1%,而阿司匹林组为 22.2%(aRR 1.26,95%CI 1.04-1.53,P = 0.02)。症状性颅内出血方面,替罗非班组为 1.0%,阿司匹林组为 0%。此外,替罗非班组 3.8% 患者临床死亡,而阿司匹林组为 2.6%(aRR 1.62, 95%CI 0.88-2.95,P = 0.12)。该研究最终认为对于非大血管闭塞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但增加出血风险。该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于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尤其穿支动脉梗死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替罗非班可改善缺血性卒中预后,最新研究再添新证!
05 ARAMIS 研究:轻型非致残性卒中双抗不劣于溶栓
2023 年 6 月 28 日,ARAMIS 研究在线发表于 JAMA 杂志,该研究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牵头完成。轻型非致残性卒中是否实施静脉溶栓长期有争议,ARAMIS 研究旨在评估针对发病 4.5 小时内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是否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劣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研究纳入发病 4.5 小时以内、NIHSS 评分 5 分及以下的轻度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 760 例。纳入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双抗组(首日氯吡格雷负荷量 300 mg + 阿司匹林 100 mg,第二天改为氯吡咯雷 75 mg + 阿司匹林 100 mg,每天一次,共 10~14 天)和阿替普酶组(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主要终点方面,发病 90 天 mRS ≤ 1 分比例双抗组有 346 例(93.8%)、阿替普酶组有 320 例(91.4%),双抗组不劣于阿替普酶组(RD = 2.3%,95%CI = -1.5%~6.2%,非劣效 P 值 < 0.001)。同时,双抗组安全性优于溶栓组。
该研究最终发现,对于发病 4.5 小时内的急性轻度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双抗治疗是安全的,且不劣于静脉溶栓治疗。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一年 3 篇 JAMA!陈会生教授天坛会专访
06 CMOSS 研究:症状性颈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可选择搭桥治疗?
CMOSS 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焦力群教授牵头完成,于 2023 年 8 月 22 日在线发表于 JAMA 杂志。CMOSS 研究是我国首个针对慢性脑血管闭塞搭桥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研究共纳入了 330 例既往 12 个月内出现 TIA 或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慢性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随机分为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两组。主要结局为随机后 30 天内卒中或死亡或 30 天至 2 年的同侧缺血性卒中。最终,手术组的主要结局为 8.6%,药物组为 12.3%,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风险比:HR 0.71, 95%CI 0.33-1.54;P = 0.39)。
该研究最终认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 TIA 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药物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30 天内卒中或死亡或 30 天至 2 年内同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无显著差异。但在大脑中动脉闭塞、严重的血管灌注不足等特定亚组人群中,搭桥手术展示出了潜力,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07 CATIS-2 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早期降压治疗未能获益
2023 年 10 月,世界卒中大会期间,CATIS-2 研究在线发表于 BMJ 杂志,该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刘丽萍教授、美国杜兰大学何江教授、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红教授共同牵头完成。该研究旨在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降压(发病后 24~48 小时)相比于延迟降压(发病后第 8 天启动)能否降低发病 90 天死亡及严重残疾(mRS ≥ 3 分)的风险。
CATIS-2 研究纳入发病 24~48 小时,收缩压 140~220 mmHg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同时排除房颤、颅内外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血管内治疗及静脉溶栓的患者。所有受试者 1:1 随机分配至早期降压组或延迟降压组。早期降压组入组后立即启动降压治疗,早期降压组入组后立即启动降压治疗,而延迟降压组发病 7 天内停用所有降压药物,发病第 8 天开始启动降压治疗。从最终结果来看,早期降压组 289 例(12.0%)患者、延迟降压组有 250 例(10.5%)患者发生了主要结局(OR 1.18 [95%CI,0.98 至 1.41],p = 0.083)。
最终本研究认为,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伴有血压升高的急性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启动早期降压相比于延迟降压并不能降低死亡和严重残疾风险。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CATIS-2 研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早期降压治疗未能获益
08 INSPIRES 研究:脑梗双抗治疗适应证再扩展
2023 年 12 月 28 日,中国脑血管病重磅研究完美收官,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牵头完成的 INSPIRES 研究在线发表于 NEJM 杂志。该研究旨在评估对于发病 72 小时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轻型缺血性卒中(NIHSS ≤ 5)或高危 TIA(ABCD2 ≥ 4)患者,短期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相比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最终,研究共纳入 6100 例受试者,双抗组及单抗组均分 3050 例。从结果来看,双抗组 90 天内卒中复发率相比于单抗组更低(7.3% vs 9.2% ,HR 0.79,95%CI 0.66-0.94,P = 0.008)。安全性终点方面,双抗组中重度出血的比例更高(0.9% vs 0.4%,HR 2.08,95%CI 1.07-4.04,P = 0.03)。
最终,INSPIRES 研究证实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或高危 TIA 患者,在发病 72 小时内启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相比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可减少 90 天内卒中复发风险,但增加 90 天中重度出血风险。
INSPIRES 研究的最大学术贡献在于以最高级别循征医学证据扩展了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双抗治疗的适应证,时间窗从发病 24 小时扩展至发病 72 小时,人群范围从 NIHSS ≤ 3 分扩展至 NIHSS ≤ 5 分。
👉 点击查看详细解读 >>> 重磅!急性脑梗死双抗治疗适应证或延长至 72 小时|NEJM
以上仅是我国研究者发表的重磅脑血管病研究中的一部分,期待未来我国研究者在神经疾病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
2023 神经领域年度进展盘点
1 月 13 日 线上 + 线下同步进行
快来预约👇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