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头颅 CT 高密度,都不是脑出血!

这些头颅 CT 高密度,都不是脑出血!

原创 作者:利奥 公号:丁香园神经时间 发布时间:2023-05-04 19:58 发表于浙江

原文地址:这些头颅 CT 高密度,都不是脑出血!

1 先看病例

是常见的脑出血吗?

患者男,43 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 1 天」入院。既往吸烟史。入院急查头 CT 示左侧额顶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图 1),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外院 MRA 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完全性失语,查体不配合。右侧肢体肌力 0 级。感觉及共济查体不合作。右侧巴氏征阳性。NIHSS 15 分(意识水平 2 + 意识提问 2 + 右上肢 4 + 右下肢 4 + 构音 2 + 失语 3),mRS 4 分。

[]

图 1. 头 CT(2023.3.6)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入院后予阿司匹林 100 mg qd 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 20 mg qn 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平稳,发病 10 天复查头 CT 示左侧丘脑、基底节区及额颞顶岛叶脑梗死,范围较前缩小(图 2)。

[]

图 2. 头 CT(2023.3.15)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入院查心脏超声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左房扩大,左房内附壁血栓,二尖瓣狭窄(重度)。针对「二尖瓣狭窄,左房附壁血栓」,心血管外科会诊示有手术指征。遂于 2023-3-21 心血管外科就诊,拟行手术治疗。转科时,患者神清,可部分遵嘱活动,勉强可以「啊,啊」等示意,右侧肢体肌力 0 级,右侧巴氏征阳性。NIHSS 14 分,mRS 4 分。

转入心血管外科后,完善了相关术前准备,2023-3-23 停用阿司匹林,改为低分子肝素抗凝,拟 2023-3-29 行手术治疗。2023-3-28 患者完善术前头胸 CT 检查。头 CT 如图 3 所示。这是出血?!心外科立即停止手术安排。

[]

图 3. 头 CT(2023.3.28 )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述影像是出血吗?NO,答案是脑皮层层状坏死!

2 脑皮层层状坏死

脑皮层层状坏死(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CLN)是一种永久性的脑损伤,在放射学上定义为「在 T1 加权 MRI 图像上呈回状分布的高信号皮质病变」。

从组织病理学上讲,CLN 的特征是累及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的皮质泛坏死。CLN 见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氧和(或)糖的摄取障碍以及脑能量代谢的遗传或后天性缺陷。

层状坏死在脑卒中患者影像中相对少见,常见于脑梗死稳定期,是脑皮质呈层状分布的缺血性坏死,以皮层 3~5 层受累为著。层状坏死 CT 的影像学表现呈脑回样稍高或高密度影,均位于皮层,沿脑沟或脑底部分布。

MRI 的问世使临床上对 CLN 有了更多的认识,MR 的影像学则表现为脑表面分布的线样或脑回样 T1、FLAIR 高信号,T2 等或高信号,SWI 序列无低信号(可与出血鉴别,此外,出血转化并不局限于皮层)。

层状坏死的典型影像表现多于脑梗死 2 周后开始出现,也可早期出现,此后缓慢消退,可持续 3 月,甚至 1 年余。可以说层状坏死的影像表现属于「一眼影像」,见过的一眼可以认出来,没见过的可能就怎么也想不到。

层状坏死还常见于低血糖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外伤、癫痫持续状态等。

后续:该患者 2023-4-9 加用利伐沙班口服抗凝,拟 1 月后再行心脏瓣膜手术。

[]

图 4. 复查头 CT 示层状坏死表现较前吸收(2023-4-9)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3 这些 CT 高密度,都不是脑出血

补充一些临床中可能误诊为脑出血的 CT 高密度征象:

01、钙化:分为生理性钙化、病理性钙化。

1)生理性钙化:包括松果体钙化、脉络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基底节钙化、小脑齿状核钙化等。几乎没有临床意义,老年人常见。头颅 CT 表现如下:

[]

图 5. 侧脑室及脉络丛钙化:呈结节状;小脑幕钙化呈线样

2)病理性钙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常见于慢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图 6);血管相关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静脉发育不良、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瘘(图 7、图 8)。

[]

图 6. 右额叶术后,发现额叶(红箭头)及硬膜钙化(白箭头)

[]

图 7. 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大动脉壁结节状或线样钙化

[]

图 8. 血栓性动脉瘤:通常表现为环状壁钙化和颗粒钙化

02、造影剂外渗:随着神经介入的发展,区别造影剂外渗及颅内出血越来越受到神经科医师的关注(图 9)。总体来说,可以有 4 点进行鉴别:

a. 颅内出血 CT 的 HU 值一般是 40~95 之间,而造影剂外渗的 HU 值会偏高一些,一般大于 100 HU,但不能仅根据这条就判定是否为出血还是造影剂外渗;b. 造影剂外渗一般没有占位效应,而具有占位水肿效应的基本是出血;c. 复查 CT,一般来说造影剂外渗次日复查会明显消退,而出血则不然;d. 双能谱 CT,这种 CT 可于碘图上使血不显影,从而显示造影剂的图像,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图 9. DSA 后头 CT 显示高密度影,考虑造影剂外渗

03、肿瘤:一些肿瘤可在 CT 上表现为高密度,如脑膜瘤、转移瘤、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等。

[]

图 10. 脑膜瘤:不均质钙化

04、其他病因:时常有报道的如糖尿病非酮症性偏侧舞蹈症,有时与出血较难鉴别。还有文献中报到过的少见病因,如颅内硅油(图 5)等。

[]

图 11. 73 岁女性,既往糖尿病视网膜剥脱术,术中曾使用硅油填塞。突发头晕,颅内见多发高密度,考虑颅内硅油转移,易误诊为脑出血(来源《Neurology》杂志)

审核专家: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丁香园神经时间」

 🌟 记得设置星标关注**呦👇

[]

策划|时间胶囊

投稿及合作|zhangjing3@dxy.cn

题图|站酷海洛 

文图 5~10 来源于「一文读懂,颅脑 CT 钙化模式对疾病鉴别诊断意义」,作者 影像shin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